|
本帖最后由 搬运工 于 2013-1-26 21:08 编辑
转载 金属的热处理是否合格,重要的判断是金相组织,下面将简要介绍热
处理的分析判断方法,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。
一、观察方法:
1.观察组织组成物和种类
钢热处理后,根据热处理种类和材料的不一样,组织组成物
可能是一种或多种。如马氏体,马氏体+残余奥氏体,单一珠光体,
单一奥氏体,铁素体+珠光体,铁素体+马氏体+碳化物等等。
金相观察时,首先要判断被观察组织中有几种组织组成物,
是单一组成物,还是两种或多种组成物。
在组织组成物中,某一组成物可以是单一相,如铁素体或奥
氏体等单相;也可以是两相或多相混合组成或化合物,如珠光体是铁
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,各种碳化物等。
不同的组成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,利用这些特征可以快速的
识别:不同的组成物受溶液浸蚀的程度不同,使得其在金相显微镜下
具有不同的明暗程度或不同的色彩差;不同组成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不
一样,其形态也不一样,最先形成的总是从奥氏体晶界开始形核;各
组成物形成的原理不一样,形态也有差异。通过这些就可以判别被观
察物的组成种类。大多数情况下,能够观察到几种不同明暗程度或几
种形态不同的部份,就可以判定有几种组成物。
2.观察形态
组织组成物的形态是我们判别组成物的极其重要的依据之
一。一些特定组织具有极显著的特征,如典型的珠光体具有层片状(或
称指纹状)特征,一看就知道是珠光体;羽毛状物是上贝氏体。白色
的块状物不是铁素体就是奥氏体或碳化物,黑色针状物不是马氏体就
是下贝氏体,沿晶分布的白色块状或针状肯定是铁素体或碳化物(渗
碳体)两者之一等等。
要观察组织物是片状、针状、块状、颗粒状、条状、网状或
者是其它什么形状。有时,还要精细观察是单一相还是复合相。
在观察中要注意试样的浸蚀程度,只有合理的浸蚀,各种组
织才会正确的显现出来,同时,制样也很关键,错误的制样可能导致
对组成物的错误判断。由于制样和浸蚀问题,导致的判断错误在新手
中屡见不鲜。
在观察中还要注意,对于观察到的白色或黑色物,不要轻易
就认为是一种组成物。对于白色的可能是奥氏体或铁素体,更有可能
是碳化物;对于黑色物,可能由于其极其细密,在常规倍数下观察根
本无法分开。
3.组成物的分布
组成物的分布特点是识别组成物的重要根据,不同的组成物
具有不同的分布特点,一般是指其分布于母相的晶界或晶内。
在观察到的组织中,凡是呈网络状分布(不管是封闭网状或
是断续网状或略有呈网状的趋势)的都是沿晶界分布,其余的都是分
布于晶内。要注意的是,有时沿晶析出物很少时,不易看出是沿晶分
布,此时可以缩小放大倍数,观察其分布趋势,从而作出正确判断。
当组成物很多时,也不易识别,此时只能根据组织组成物的特征,并
辅以其它方法加以识别。
二、理论分析
理论分析在分析热处理组织时,是不可缺少的。很多组织不
利用理论分析就容易得出不正确的结论。理论分析是利用过冷奥氏体
的转变原理,结合具体的热处理工艺,对可能出现的组织加以分析判
断。
1.分析可能出现的组织组成物
加热温度在Ac3或Accm以上时,钢完全变成单一奥氏体,
若低于上述温度,将出现未溶铁素体或未溶碳化物(平常所说的加热
不足)。此两种单相组织在室温下属于稳定组织,因此,冷却时该类
组织得以保留而不发生转变,即高温下是什么形态,冷却下来时也是
什么形态。
从钢的C曲线可以看出:钢在冷却时,先发生先共析转变(析
出先共析相),再发生共析转变(析出珠光体),接着发生贝氏体和
马氏体转变。
具体发生什么组织转变,以钢的实际冷却速度是如何穿过C
曲线的来确定。若冷却时穿过先共析转变区,即发生先共析转变;若
同时越过先共析区和共析转变区,就发生先共析转变和共析转变,得
到珠光体或珠光体加铁素体或渗碳体组织,就是通常所说的正火、退
火工艺;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,得到的就是马氏体和(或)贝氏体组
织,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淬火所期望得到有组织。总之,冷却时越过几
个转变区,就得到相应的组织,区别在于在该区的停留时间,决定在
该区域组织转变量的多少。但是,无论在先共析区停留多长时间,都
不可能全部转变为先共析产物;同样,对于大多数钢来说,无论怎样
快速的达到马氏体转变区,都不可能全部获得马氏体。因此,结合具
体的热处理工艺,可以判定组织组成物;同时,根据组织组成物,可
以判定热处理冷却工艺过程。
因此,金相分析必须要对过冷奥氏体的转变条件以及具体条
件下转变产物有清醒的认识。
2.注意成份偏析所导致的转变产物的差异
钢中的成份偏析是不可避免的,特别是铸件。局部区域的碳
含量偏高或偏低、部份合金元素的聚集,都有可能出现反常组织,甚
至于出现意想不到的组织。如本版“追求卓越”关于《铸钢热处理后
的金相组织》一贴中ZG310-570出现贝氏体类组织就是由于成份偏析
所致,因为从理论上说,ZG310-570是不可能发生贝氏体转变的。此
时就要会识别贝氏体,同时对贝氏体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,否则就会
出现不正确的判断。轧制钢中出现的带状组织也是成份偏析的结果。
3.同一形态的组织组成物的识别
同一形态的组织组成物,由于其得到的方式不一样,其组织
是不一样的。
1)白色的小块状物
在淬火组织中,出现白色的小块状物,有可能是铁素体,也
有可能是碳化物,还有可能是残余奥氏体,甚至几者都有。
在亚共析碳钢中,出现白色块状物,只能是铁素体或(和)
残余奥氏体(若碳含量低于0.4%,只能是铁素体)。但残余奥氏体
是过冷奥氏体转变后的剩余产物,因此其只能分布于马氏体针的间
隙。铁素体由于形成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分布形态:加热不足形成
的未溶铁素体,其分布多呈弥散分布的碎块状;冷却速度不足形成的
先共析铁素体,常呈网状或断网状,有时由于数量极少,还不容易发
现其有向网状发展的趋势。
2)白色基体上分布着白色的颗粒状物
此类组织有三种可能:粒状贝氏体、粒状珠光体和回火珠光
体。此时同样要根据材料和具体的冷却方式加以判断。若此材料根本
不可能发生贝氏体转变,则不会是粒状贝氏体;若是球化退火或等温
退火,则可能是粒状珠光体;若回火温度较高达700℃左右,则可能
是回火珠光体。因此,要结合热处理工艺,并参照其它组织其进行识
别。
3)回火后的黑色针状物
回火后的黑色针状物是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。要根据回火温
度和化学成份,并对针状物进行精细观察,才能作出判定。切忌晃眼
一看组织就轻率作出结论。
|
打赏楼主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