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13-3-21 23:31:02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qibao9891 于 2013-3-21 23:37 编辑
以下为转帖。为本人发在隔壁的一个老帖。
一张餐巾纸提问:
晋升热处理技师时曾看到这样一道实际操作的考题:
300×300×16mm平板零件,材料:Q195,单面渗碳深度2.0~2.2mm(即一面有渗碳层,而另一面无渗碳层)。
淬火回火,技术要求:
1)整个渗碳面的硬度 ≥58HRc(淬火时,钳子夹的部位允许有软带),非渗碳面硬度没有要求;
2)平面变形(翘曲)≤0.8mm;
3)不允许有裂纹。
给两个零件,只要干好一个就算过关
阿豹回答:
我曾在老帖中说过,淬火冷却主要是追求四种力的平衡。一是热应力,二是组织应力,三是重力和惯性力,四是淬火介质冲击力。从此题来看,后两种力影响较小,主要讨论前两种力的影响。
先看组织应力。高碳面趋涨,低碳面趋缩。
再看热应力。由于高碳面导热性差,造成低碳面先冷,高碳面后冷。也就是低碳面先缩,高碳面后缩。最终高碳面趋缩。
楼主试验结果是高碳面凹进,表明是热应力占主导。那怎样平衡热应力呢?单靠组织应力是平衡不了的,还得减小热应力本身。其操作实质就是加强高碳面的冷却。
所以这个工件并不是以通常的最小阻力方向淬入盐水的,而是高碳面朝向运动方向淬入盐水的。由于此种淬冷操作动作夸张,水花飞溅,因此在前面戏称“芙蓉惊涛掌”。
因为需要用钳子夹住,才能控制淬入方向,所以题中特别提示了“钳子夹住的地方允许软点”。实际上这也是出题者在暗示本题的解法。
采用这种方法,水淬油冷后,变形满足0.8应该比较容易,基本不用矫正。如果作为批量产品来做,手上多少有点数,稳定在0.3以下也能达到。这样的话渗碳深度也就不用到2.0mm了,1.5mm就足够了。
像周工那样将两个工件背靠背焊在一起,如果透热,会出现高碳面先冷,低碳面后冷的现象,与组织应力叠加,最终会出现像“蛤”壳那样的变形。所以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以较快的速度加热,不透热,心部温度宁低勿高。不透热也可以减小蓄热对淬火后硬度的影响。这也是一种解法。
另外说一下此件的校正。
反击法校正实质上属于钳工校正中的延展法校正。
对于此件高碳面凹下低碳面凸出,实际上表明中间的材料相对于四边变长了。这样的话再用反击法打凹点,是长上加长,变形不会变小的。
应该用反击法打四边,使四边延长,这样才能校正变形。由于上述原因,反击法对于此种情况并不适合。
最适合的是热点法校正。
加热无要求的低碳面,不用担心软点,而且效果确实可靠。热点处是收缩的,和反击法正好相反。
其实单靠热点法校正,这道题也能轻松过关。这也是一种解法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