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到天数: 2552 天 [LV.Master]伴坛终老
版主
- 积分
- 36090
|
发表于 2017-9-17 15:56:28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wanggong 于 2017-9-17 16:08 编辑
解读一下这篇文章:
(1)技术要求只保证硬度,至于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优于油淬,文中未提供证据。姑且信之一半。(2)工艺改善分三段来看,前面的加热奥氏体化温度850度不变,时间延长150-->180无必要,无理由。后面的回火温度提高,回火时间延长都是出于调整硬度的需要。(3)工艺创新的关键是冷却,水冷空冷交替冷却取代淬火油的冷却,也就是从850冷却到250度左右(严格说是Ms温度)时的综合冷却效果两种冷却方式都在冷却С曲线要求的条件内。(4)从回火工艺看,作者试验的这个水空交替淬火工艺冷却效果强于淬火油,因为回火温度提高回火时间延长了。按理说在目前基础上再努力一把,缩短水冷时间延长空冷时间可以达到淬火油相近效果,则回火工艺不用改变,但需要摸索很长时间。(5)知易行难,做起来很困难的原因是冷却速度无法测量,但用中学物理知识也可以分析,可以明确方向。(6)这个工艺的不足之处是空水空水空水后直接升温,兵家大忌,最后水冷后居然直接升温了。怀疑作者画图画错了。哦,细看一下,还真画错啦!(7)精确而且专业的意见是控制从850度到42CrMo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(不是250度,国产材料Ms温度可查)之间的冷却,Ms以下冷速越慢越好,避免裂纹,控制变形。水冷后直接加热回火就犯忌。图3的错误还在于每次水冷时的温度都是一样的,虽然真实的温度确实无法准确测量,但工件的温度是逐渐降温的,应该是一直在降温,图3表述的是什么意思呢?水冷温度下来了,空冷又上去了,再水冷又下来了,再空冷又上去一点。。。应该是水冷降温快,空冷降温慢,一直在降温。。。可能表面会出现由于内部散热造成温度回升的现象,但不是文章中的这个话题。(8)可能真正的实际操作层面,回火之前也是有缓冷的。图3应该与图2一样,回火与淬火是断开的,表示中间存在缓冷,而不是现在这个工艺表述的水冷后立即升温回火。还要在马氏体转变结束时立即去回火,这又是多么不好把控的一件事情啊?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