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(不支持数字)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268|回复: 2

分享两个实验检测结果

[复制链接]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发表于 2013-1-30 10:41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 1. 某齿轮产品,材料为20CrMnTi 渗碳淬火+低回。
        抽剖工件实物检测:CHD=2.55表面硬度60~64.5HRC,芯部硬度40~41HRC,金相组织:Cm/2级,M/Ar/6级,F/5级;因为有效硬化层超深,想通过提高回火温度来减小。240℃×1.5h重新回火后,表面硬度58.5~61HRC,芯部硬度40HRC,CHD(齿面)=2.30,CHD(齿根)=1.75;
     
        2. 某齿轮产品,材料为20CrMnMoH,渗碳淬火+低回。
        剖切成品(已磨齿),剖切结果为:XC=44~45HRC,CHD=1.10~1.12,Cm/3级,M/Ar/3级,F/4级;因芯部硬度高,采用350℃×1h回火,回火后重新检测结果为:   XC=43~43.5HRC,CHD=0.70,Cm/2级,M/Ar/2级,F/4级

打赏楼主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9

主题

248

回帖

833

积分

热处理助工

积分
833
发表于 2013-1-30 12:58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出两点疑问:
第一中方案中CHD(齿面)=2.30,CHD(齿根)=1.75,两者的差别有点大,这个厚度的齿轮,建议在0.2mm公差之内。
第二方案中,回火表面硬度是否能达到要求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签到天数: 1059 天

[LV.10]以坛为家III

1804

主题

2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热处理元老

品牌工程师

积分
91546
QQ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1-30 14:38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   第一个案例是很久以前所做的试验,检测结果应该是可靠的。至于齿面和齿跟的有效硬化层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异,除了渗碳的形状效应(某一点的曲率半径决定其渗速)、气氛的流动性(齿面优于齿根)、冷却的形状效应(齿面的冷却条件优于齿根)外,还应与工艺的优化问题(本案例提供的产品是井式渗碳炉,渗碳工艺没有预氧化)有关。

      第二个案例,回火的是齿轮剖切试块,表面硬度已无法准确检测,不过,渗碳淬火齿轮在350℃左右回火的试验是做过的,可以分享如下:
     20CrMnTi渗碳淬火齿轮: 260℃回火后58~61HRC,260℃回火后58~59HRC,285℃回火后54~56HRC,300℃回火后53.5~54.5HRC,360℃×2h回火后硬度44.5~48HRC,470℃×2.5h回火后硬度:43~45HRC
     
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.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热处理之家 ( 湘ICP备16021836号 )公安部备案号:43010302000896

GMT+8, 2024-6-9 21:05 , Processed in 0.120977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